经典案例

案例:企业破产执行困难 法院整合资源解决

作者:上海鸿利新承 时间:2025-07-10 分类:经典案例

【基本案情】

2004年,上海某农产品公司与另一公司签订土地租赁合同,承租松江120亩土地并兴建农贸市场,吸引近800户商家经营农副产品。2017年因经营转型,市场关停,商户被清退,但某农产品公司无力退还已收取的租金,引发诉讼,涉案金额累计达4500万元。判决生效后,某农产品公司未履行义务,197名商户申请强制执行,要求退还租金及利息。此外,该公司还涉及其他法院1.5亿元债务,均无力偿还。

执行过程中,法院联合当地政府搭建招商平台,为该公司寻找投资人,推动债务重整。前期,部分商户与该公司达成“以租抵债”协议,打破僵局;后期,新投资方进入后,在法院主持下,债权人、债务人和投资人签署协议,采取“先小后大、先易后难”的分批分期支付方案,由投资方替该公司清偿债务,成为唯一债权人。通过“减法”将债权人数量从197减至1,化解矛盾。

在公司股权层面,法院推动“债转股”,相关债权人成为新股东,重新分配股权,消灭债权债务关系。通过“内外重整”,公司逐步恢复经营,委托经营期间产生收益,清偿所有债务,197件案件圆满解决。

【典型意义】

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》第四条明确规定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,坚持精准识别、分类施策,积极适用破产重整、破产和解程序。本案系法院贯彻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,在执行程序中引入破产重整概念,盘活被执行企业的典型案例。本案中,被执行人名下资产难以处置但仍具有经营价值,法院运用“重整式”执行工作方法,因案施策,灵活运用执行手段整合资源,通过债权人、债务人、投资人三方合意,达到债权债务“重整”,助力企业涅槃重生。该模式兼顾债权实现与企业重生,在执行中修复信用、正向激励,在执行后强化执治融合、兜底化解,保障债权人权益,帮助民营企业脱困,促进区域经济发展。

//来源: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

相关信息

经典案例:上海某典当纠纷案
上海某典当纠纷案 日期:2019-06-03 作者:陆彦文【案情简介】
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,融资需求很大,但随着近年来实体经济增速放缓,银行往往拒绝贷款给还款能力较差的中
工伤认定,看这篇文章就够了!
现实中很多单位都有用其它单位或个人的发票来抵扣税款的现象。但是,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构成犯罪。因为,根据我国法律规定。购买和使用虚开的增值税发票,也构成犯罪。现实中很多单
起草借款协议应注意17个问题
现实中很多单位都有用其它单位或个人的发票来抵扣税款的现象。但是,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构成犯罪。因为,根据我国法律规定。购买和使用虚开的增值税发票,也构成犯罪。现实中很多单
企业裁员的五个常见问题
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破坏,再加上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,致使整个世界的经济正遭受严重冲击。在此形势下,国内不少企业的经营面临严重困难。裁员,尽管会给部
经典案例:上海某集团公司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
上海某集团公司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案 日期:2019-06-03 【案情简介】
一审法院判决后,双方均未提起上诉。
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,上海某集团公司与上海某建安公司之间的装修
执行程序中不能直接追加继受股东为被执行人,申请执行人可以通过另行诉讼主张权利
杨某荣、颜某英、姜某富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案——为逃避执行,在民事裁判前转移财产并持续至执行阶段的行为的定性。
为“逃债”转让债权?法院:转让无效!